【忆江南古诗】“忆江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词,虽名为“忆江南”,实则描绘的是对江南美景的深情回忆与无限眷恋。这首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被誉为“千古绝唱”,至今仍被广泛传诵。
“忆江南”原为词牌名,最早见于唐代教坊曲,后经文人润色,成为一种抒情文体。白居易的《忆江南》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江南春日的美丽画卷,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那片水乡的温婉与柔情。
全词如下:
>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能不忆江南?
短短二十七字,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与丰富的画面感。开篇“江南好”,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喜爱之情。接着“风景旧曾谙”,说明这是作者曾经熟悉、深爱的地方,带有浓厚的回忆色彩。
“日出江花红胜火”一句,描绘了清晨阳光洒在江边的花朵上,红艳如火,生机勃勃;而“春来江水绿如蓝”则进一步渲染春天的江水,碧绿清澈,宛如蓝色的宝石。这两句通过鲜明的色彩对比,生动地展现了江南春天的绚丽与宁静。
最后以反问作结:“能不忆江南?”意在强调,如此美丽的江南怎能不让人心生怀念?这不仅是对江南景色的赞美,更是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与留恋。
这首《忆江南》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不仅因其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更因其情感真挚、打动人心。它不仅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词,更是一段心灵的旅程,一次对美好记忆的唤醒。
如今,当我们读到“忆江南”这三个字,心中便会浮现出那一幅幅江南水乡的画面:小桥流水、青瓦白墙、烟雨朦胧……那是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温柔的一部分,也是无数人心中永恒的故乡。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忆江南”都是一种情怀,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一种对故土的深深眷恋。它提醒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也要记得停下脚步,去感受那些曾经温暖过我们的风景与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