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窃读记教学设计

2025-08-12 03:07:32

问题描述: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窃读记教学设计,急哭了!求帮忙看看哪里错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2 03:07:32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窃读记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

《窃读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作者林海音。文章通过细腻的描写,讲述了作者童年时因家境贫寒,无法购买书籍,只能在书店“窃读”的经历,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与对读书的热爱。本文语言生动,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的重要文本。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掌握本课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

- 学习通过细节描写表达人物心理的写作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朗读、品读、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章情感。

-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作者对读书的热爱与执着,激发学生珍惜学习机会、热爱阅读的情感。

-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懂得勤奋学习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作者在“窃读”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体会对书的渴望之情。

- 难点:体会文中细节描写的作用,学习如何通过生活小事表达深刻情感。

四、教学准备

- 教师: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相关图片资料。

- 学生:预习课文,查找作者林海音的相关背景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 提问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因为喜欢一本书而‘偷偷’看的情况?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窃读’的文章,看看作者是怎么做的。”

2. 展示课题,齐读课题《窃读记》,引导学生思考“窃读”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感知(10分钟)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生字词。

2. 教师讲解重点词语,如“贪婪”“踮脚”“惧怕”等。

3. 指名朗读,教师纠正发音,指导朗读语气。

4. 整体感知: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作者为什么“窃读”?

(三)精读品析(20分钟)

1. 分段精读,引导学生找出描写作者“窃读”动作、心理的句子。

- 如:“我跨进店门,踮着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

- “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2. 小组讨论:这些描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书的渴望与对知识的追求。

4. 拓展延伸: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谈谈你对“读书是一种快乐”的理解。

(四)深化理解(10分钟)

1. 提问引导:

- 作者为什么要在书店“窃读”?

- 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怎么做?

2. 讨论交流:

- 引导学生思考“穷且益坚”的精神,鼓励他们珍惜现在的学习条件。

3. 情感升华:

- 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

(五)总结提升(5分钟)

1. 回顾课文内容,总结作者的情感变化。

2. 引导学生归纳文章的写作特色:

- 细节描写生动形象

- 心理活动真实感人

3. 布置作业:

- 写一篇短文,讲述自己一次“偷偷”读书的经历。

- 读一读林海音的其他作品,如《城南旧事》。

六、板书设计

```

窃读记

——林海音

爱书如命 → 贫困无奈 → 喜悦满足

动作描写:踮脚、钻、站、跑

心理描写:贪婪、紧张、幸福

主题:热爱读书,珍惜学习

```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帮助他们理解“窃读”的深层含义。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进一步提升语文素养。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