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讲历史故事教案教学设计(含】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历史故事的基本结构和表达方式,掌握讲述历史故事的技巧,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创设、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体会历史人物的精神品质,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学会如何有条理地讲述一个历史故事,注意语言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 难点:在讲述过程中能适当加入细节描写,使故事生动有趣,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相关历史故事的图片、视频资料、课件;精选几篇适合四年级学生的经典历史故事(如《卧薪尝胆》《负荆请罪》等)。
- 学生准备:提前阅读并理解教师提供的历史故事内容,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并准备简要的讲述提纲。
四、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古代历史的短片或展示一些历史人物的图片,引发学生兴趣。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历史人物?他们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引导学生自由发言,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2. 新知讲解(10分钟)
教师讲解什么是“讲历史故事”,强调讲故事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 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
- 有起因、经过、结果;
- 可以加入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
- 语言要生动、形象,让听的人有画面感。
3. 范例分析(10分钟)
教师选取一个经典历史故事(如《负荆请罪》),进行示范讲述。边讲边引导学生关注语言表达、情节安排、情绪变化等方面,让学生感受怎样才能把一个故事讲得精彩。
4. 小组合作练习(15分钟)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历史故事进行讨论和复述。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梳理思路,纠正表达中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互相点评,提升表达能力。
5. 展示与评价(15分钟)
每组派代表上台讲述自己的故事,其他同学认真聆听并给予掌声鼓励。教师引导学生从“内容是否完整”“语言是否流畅”“是否有感染力”等方面进行评价,采用自评、互评和师评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反思与进步。
6. 总结与拓展(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讲好历史故事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多阅读历史书籍,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布置课后作业:回家后向家人讲述一个你最喜欢的历史故事,并记录下家人的反应。
五、板书设计:
```
讲历史故事
1. 内容清晰:时间、地点、人物
2. 结构完整:起因、经过、结果
3. 表达生动:动作、语言、心理
4. 听者专注:倾听、回应、互动
```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的参与和表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较高。但在时间安排上需进一步优化,部分学生在表达时仍存在语言不够流畅的问题,今后应加强训练,提升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七、教学资源推荐:
- 《中国历史故事集》(少年版)
- 动画片《中华上下五千年》
- 网络平台“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中相关历史类课程
通过本次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讲历史故事的方法,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