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变变变中班教案】活动名称:图形变变变
适用年龄:中班(4-5岁)
活动目标:
1. 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等),并能正确说出名称。
2. 通过动手操作,激发幼儿对图形变化的兴趣,培养观察力和创造力。
3. 在游戏中体验图形的组合与变化,初步理解图形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 各种形状的彩色卡纸(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等)
- 剪刀、胶水、白纸
- 图形拼图玩具或图片
- 教师自制的“图形变变变”故事绘本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一个圆形卡片,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形状吗?”引导幼儿说出“圆形”。接着出示其他图形,依次认识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等。通过互动问答,帮助幼儿巩固图形名称。
二、故事引导(5分钟)
教师讲述一个简短的故事,如:“有一天,圆圆宝宝在森林里玩耍,它遇到了方方姐姐、三角弟弟和长长哥哥。他们一起玩变魔术,把图形变成了各种有趣的物品。”通过故事激发幼儿兴趣,引出接下来的活动内容。
三、图形变变变(15分钟)
1. 图形拼贴游戏
教师分发不同形状的卡片,让幼儿自由选择,尝试将图形拼成一个完整的图案(如房子、汽车、小动物等)。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用不同的图形组合出自己想要的物品。
2. 图形变形挑战
教师提出任务:“如果我把这个三角形变成一个帽子,你能想出怎么变吗?”引导幼儿思考图形的用途和变化方式,鼓励他们动手剪裁、粘贴,完成图形的“变身”。
四、分享与展示(5分钟)
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简单介绍自己用了哪些图形,是怎么变的。教师给予积极评价,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五、总结延伸(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今天学到的图形名称,提问:“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些图形?它们可以变成什么?”引导幼儿回忆并表达。最后布置一个小任务:“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家里有哪些物品是用这些图形组成的。”
活动延伸建议:
- 在美工区投放更多图形材料,供幼儿自由创作。
- 开展“图形大闯关”游戏,让幼儿在活动中进一步巩固图形知识。
- 结合数学领域,开展“图形找朋友”活动,加深对图形特征的理解。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游戏和动手操作为主,符合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通过“图形变变变”的主题,不仅帮助幼儿认识图形,还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在今后的活动中,可以增加更多互动环节,提升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备注:
本教案为原创设计,旨在提高幼儿对图形的兴趣与认知,适合幼儿园中班教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