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方案】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矛盾纠纷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给社会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为有效预防和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现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本方案旨在通过构建多元化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推动矛盾纠纷在源头上得到及时发现、妥善处理,实现“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镇(街道)、矛盾不上交”的工作目标,进一步增强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二、工作原则
1. 依法依规:坚持依法办事,确保各项调解和处理工作有法可依、有据可查。
2. 以人为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群众意愿,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3. 分类施策:根据矛盾纠纷的不同性质和特点,采取不同的化解方式和手段。
4. 协同联动:整合司法、行政、社会等多方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矛盾化解工作。
三、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
成立由党委政府牵头,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民政办、信访办等部门组成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督促指导、检查评估等工作。各村(社区)设立专门调解小组,明确责任人,落实属地管理责任。
四、主要措施
1. 加强排查预警
建立常态化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定期开展走访摸排,及时掌握群众诉求和潜在风险,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置。
2. 完善调解体系
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机制,推动法律援助、心理咨询、法律咨询等服务进村(社区),提升调解的专业性和实效性。
3. 强化宣传教育
通过宣传栏、广播、微信平台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法律法规和政策,提高群众法治意识,引导群众依法表达诉求、理性维权。
4. 推动社会参与
鼓励社会组织、志愿者、乡贤等力量积极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五、保障机制
1. 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部署,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2. 加大经费保障
设立专项经费,用于调解员培训、宣传推广、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保障工作顺利开展。
3. 强化考核激励
将矛盾纠纷化解成效纳入平安建设考核体系,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激发工作积极性。
六、工作要求
全体工作人员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扎实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结语
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通过不断完善机制、优化服务、强化保障,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长治久安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