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處除三害】在古代的江南地區,有一個名叫周處的人,他年輕時頗為頑劣,不務正業,常常與當地的一些無賴之徒混在一起,為非作歹。由於他的體格強壯、性格驕橫,因此被鄉人視為一害。而當時,當地還有兩種被認為是危害百姓的“害”,分別是南山的猛虎和長江中的蛟龍。於是,人們便將這三者合稱為“三害”,而周處則被視為其中最為兇惡的一害。
有一天,一位年長的長者對周處說:“你若真有志向,不如去殺死那兩種害獸,為百姓除去災禍。”這番話讓周處心中一震,他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為,並決定改變自己。他毅然決然地前往南山,經過一番奮鬥,最終將猛虎擊斃;隨後又潛入長江,與蛟龍搏鬥,歷經艱險,最終將蛟龍制服。當他從水中爬出時,早已筋疲力盡,但卻因成功消除了兩害而受到百姓的讚譽。
然而,就在這時,有人告訴他:“原來你才是最大的害!”這句話讓周處恍然大悟,他意識到自己過去的所作所為確實給鄉里帶來了麻煩。從此,他痛改前非,努力修養德行,終成為一代賢臣,為國效力,深受百姓愛戴。
這個故事傳誦至今,不僅因為其情節曲折動人,更因為它傳達了一個深刻的道理:一個人即使曾經犯過錯誤,只要肯改過自新,依然可以重新做人,甚至成就一番事業。周處的經歷也告訴我們,真正的勇氣不僅僅是面對外在的敵人,更是戰勝內心的軟弱與貪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