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一、教学
本教案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材编写,涵盖“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等核心知识点。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理解并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
-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 初步认识小数,能读写简单的小数,并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生活情境引入新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探索算法,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仔细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
- 重点:
-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计算。
-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
- 小数的读写及简单加减法。
- 难点:
- 除法中的余数处理与商的确定。
- 乘法中的进位问题。
- 小数与整数之间的转换与比较。
四、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题卡、实物教具(如小棒、计数器等)。
-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导入新课,例如:“妈妈买了12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分到几个?”引导学生思考并说出答案,引出“除法”的概念。
2. 新授讲解(20分钟)
-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教师通过例题讲解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强调“从高位开始除”,逐步演示如何计算。
例如:
- 63 ÷ 7 = 9
- 84 ÷ 4 = 21
- 两位数乘两位数:
以“23 × 14”为例,讲解竖式计算步骤,强调“先算个位,再算十位,最后相加”。
例如:
- 23 × 14 = 322
- 小数的初步认识:
通过人民币、长度单位等生活实例,让学生理解“0.5米”“1.2元”等含义,并学会读写小数。
3. 巩固练习(15分钟)
- 教师出示几道典型题目,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 鼓励学生之间互相批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 总结提升(5分钟)
-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关键知识点。
- 提问学生:“今天我们学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5. 布置作业(2分钟)
- 完成课本相关练习题。
- 自主尝试用小数解决一个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如“买一支笔花了2.5元,买两支是多少?”
六、板书设计:
```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63 ÷ 7 = 9
84 ÷ 4 = 21
两位数乘两位数:
23 × 14 = 322
小数的初步认识:
0.5米,1.2元
```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生活化的情境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但在小数部分,仍有部分学生对小数点的位置不够清楚,需在后续教学中加强练习与巩固。
备注: 本教案为原创内容,适用于三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