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工作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社会治理、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突出问题,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通过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营造更加安全、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二、主要任务
1. 强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围绕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重点人群,完善“人防+技防”相结合的立体化防控体系,提高动态预警和快速响应能力。加强社区警务建设,推动警力下沉、服务前移,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2. 深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
建立健全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作用,及时发现和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群体的隐患排查,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解决。
3. 加大民生保障力度
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民生问题,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持续改善城乡基础设施,优化生活环境,提升群众生活品质。
4. 推进法治宣传教育
深入开展普法宣传,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引导群众依法维权、理性表达诉求。加强对青少年、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的法律援助和教育引导,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5. 加强队伍建设与监督问责
强化基层干部和执法人员的素质能力建设,提升服务意识和责任担当。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对工作中存在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进行严肃查处,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见效。
三、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制定详细计划,明确责任分工,广泛宣传发动,营造浓厚氛围。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按照任务分工,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定期开展督导检查,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第三阶段(总结提升):全面梳理工作经验,查找存在问题,形成制度成果,推动长效机制建设。
四、保障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各项任务落实。
2. 强化资金保障,合理安排财政预算,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3. 注重宣传引导,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4. 建立考核机制,将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纳入绩效考核体系,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五、结语
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各级各部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