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操作指南(工作站站长使用)暂行】为规范上海市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的运行管理,提升工作站的运作效率与服务质量,确保各项科研活动有序开展,特制定本操作指南。本指南适用于各工作站站长在日常工作中进行管理、协调与监督,旨在为青少年科技创新提供系统化、制度化的支持平台。
一、工作站基本职责
工作站站长作为核心管理者,需全面负责本工作站的组织建设、项目实施、人员管理及对外联络等工作。具体职责包括:
1. 落实上级部门关于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的政策和要求;
2. 制定并执行本工作站年度工作计划;
3. 组织开展各类科学实践活动,推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4. 协调校内外资源,保障实验设备、导师团队等基础条件;
5. 监督项目进展,确保科研质量与安全;
6. 建立并维护工作站档案资料,定期向上级汇报工作情况。
二、工作站运行流程
1. 项目申报阶段
根据年度计划,工作站站长需组织导师团队对申报课题进行初审,确保选题符合青少年认知水平与实践能力,并具备可行性与创新性。
2. 立项评审与分配
完成初审后,将符合条件的项目提交至专家评审小组,通过后由工作站统一安排导师与实验资源,明确研究方向与时间表。
3. 过程管理与指导
工作站站长应定期检查项目进展情况,协助解决科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研究任务。
4. 成果展示与总结
项目完成后,组织成果展示活动,鼓励学生进行汇报与交流,同时撰写结题报告,汇总研究成果,形成可推广的经验。
三、工作站站长工作规范
1. 加强沟通协调
站长需与学校、高校、科研院所等相关单位保持良好沟通,建立稳定的合作机制,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科研环境。
2. 注重安全与规范
在实验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确保学生人身安全与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3. 提升管理水平
鼓励站长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提高工作站的整体运行效率与服务质量。
四、附则
本指南为暂行版本,随着工作站运行情况的变化,将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修订和完善。请各工作站站长认真贯彻执行,共同推动上海市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的持续发展。
注:本指南仅用于内部管理参考,不得擅自外传或用于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