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西门豹》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 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如“治理”、“惩治”、“巫婆”等,并能在语境中正确运用。
- 了解西门豹治水的方法及其意义。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感受人物形象,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激发学生对古代智慧和正义精神的敬佩之情。
- 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敢于斗争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西门豹是如何用智慧和勇气惩治巫婆和官绅,达到治理邺地的目的。
- 难点:体会西门豹的聪明才智和为民除害的高尚品质。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角色扮演道具(如帽子、披风等)。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找有关西门豹的历史资料。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有一位非常聪明的官员吗?他不仅有智慧,还敢于挑战恶势力,为百姓谋幸福。他就是——西门豹。”
出示课题《西门豹》,引导学生齐读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2. 初读感知(10分钟)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生字新词,注意读音准确。
-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发音错误。
- 提问: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西门豹为什么要治理邺地?
3. 精读品析(20分钟)
- 分段讲解课文内容,重点分析西门豹如何巧妙地惩治巫婆和官绅。
- 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西门豹不直接抓人,而是用计策?他的做法有什么好处?
- 结合图片或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故事情节。
4. 角色扮演(15分钟)
- 将学生分成小组,分别扮演西门豹、巫婆、官绅等角色。
- 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让学生体验人物的心理活动和语言表达。
-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5. 拓展延伸(10分钟)
- 提问:如果你是西门豹,你会怎么做?你认为什么是真正的“治理”?
- 讨论:在生活中,我们遇到不公正的事情应该怎样应对?
- 鼓励学生写一段话,讲述自己心目中的“英雄”。
6. 总结升华(5分钟)
- 教师总结:西门豹不仅是一个有智慧的人,更是一个心系百姓、敢于斗争的好官。
- 鼓励学生学习西门豹的精神,在生活中做一个正直、勇敢、有担当的人。
五、作业布置:
1. 写一篇小作文,题目为《我心中的西门豹》。
2. 复述课文内容给家人听,并记录他们的反馈。
3. 找找其他关于古代清官的故事,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
```
西门豹
┌─────────┐
│ 惩治巫婆 │
└───────┘
│
┌─────────┐
│ 治理邺地 │
└───────┘
│
┌─────────┐
│ 聪明勇敢 │
└───────┘
```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在角色扮演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今后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历史人物的理解与思考,提升语文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