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卷带答案

2025-08-07 13:40:57

问题描述: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卷带答案,跪求好心人,别让我孤军奋战!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7 13:40:57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惬意(qiè)褪色(tuì)遗憾(hàn)

B. 炽热(chì)倔强(jué)荒谬(miù)

C. 哺育(bǔ)琐屑(xiè)惆怅(chàng)

D. 愧疚(jiù)契约(qì)勉强(qiǎng)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妨碍帷幕水乳交溶

B. 精致候鸟变本加利

C. 赏识陨落莫名其妙

D. 安详慰藉无精打采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他这个人办事总是优柔寡断,让人难以放心。

B. 这个问题虽然复杂,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够迎刃而解。

C. 他因为一次失败就灰心丧气,失去了继续奋斗的信心。

D. 在这次比赛中,她表现得淋漓尽致,赢得了大家的掌声。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增强了环保意识。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乐于助人,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C. 我们要认真纠正和发现自己的缺点。

D. 由于天气原因,运动会不得不推迟到下周举行。

5.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桃花源记》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

B. 《岳阳楼记》的作者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

C. 《出师表》是诸葛亮写给刘禅的表文。

D. 《小石潭记》的作者是柳宗元,属于“唐宋八大家”之一。

6. 下列诗句与作者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B.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C.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D.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维

7.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问:“你今天去哪了?”

B. 我们班有:李明、张华、王芳等同学。

C. 书上有这样一句话:“学而不思则罔。”

D. 他喜欢看小说、散文、和诗歌。

8. 下列句式变换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原句:这本书很有趣。

改为反问句:这本书难道不有趣吗?

B. 原句:他跑得很快。

改为否定句:他跑得并不快。

C. 原句:他帮助了我。

改为被动句:我被他帮助了。

D. 原句:这个项目很重要。

改为感叹句:这个项目真重要啊!

9. 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背影》中,父亲送别时的背影让作者感动至深。

B. 《藤野先生》通过回忆鲁迅在仙台学医的经历,表达了他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C. 《三峡》描绘了长江三峡的壮丽景色,语言简练生动。

D. 《马说》是一篇寓言性质的议论文,借千里马表达对人才被埋没的不满。

10. 下列关于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比喻

B.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夸张

C.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比喻

D.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拟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小石潭记》中描写水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出师表》中表明作者忠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饮酒》(其五)中体现诗人超脱世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春望》中表达诗人忧国忧民情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过零丁洋》中表现诗人坚定信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山坡羊·潼关怀古》中表达作者历史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行路难》中表达诗人乐观进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诗人豁达胸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共2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那年春天,我回到故乡,看到老屋依旧,只是门前的槐树已经不再开花。我站在门口,心中涌起一阵莫名的惆怅。母亲早已不在人世,父亲也年迈体弱,家中的一切都显得冷清。我望着那棵老槐树,仿佛看到了童年时的自己。”

1. 文中提到的“老屋”和“槐树”有什么象征意义?(3分)

2. 作者为什么感到“莫名的惆怅”?(3分)

3. 文中“仿佛看到了童年时的自己”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二)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回答问题。

“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拥有多少财富,而在于他能为社会做些什么。真正的成功,不是赢得多少掌声,而是是否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承担起责任。一个真正有担当的人,不会因为困难而退缩,而是勇敢面对挑战,不断追求进步。”

1. 这段文字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3分)

2. 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承担责任”的理解。(7分)

四、作文(30分)

题目:成长的足迹

要求:

1. 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2. 内容真实,感情真挚;

3. 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A2. C3. D4. B5. D

6. D7. C8. D9. D10. A

二、填空题

1.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4.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5.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6.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7.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9.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0.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三、阅读理解

(一)

1. “老屋”和“槐树”象征着过去的时光和童年的记忆,承载着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怀念。

2. 作者感到惆怅是因为亲人已逝,物是人非,家庭的冷清让他感受到一种失落和孤独。

3.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过去美好生活的追忆。

(二)

1. 这段文字主要表达了一个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感,而不是外在的成功或掌声。

2. (略,根据学生实际作答情况评分)

四、作文(略,根据写作内容评分)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