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文復习资料十五从军征(hellip及及hellip)】一、作品简介
《十五从军征》是汉代乐府诗中的一篇代表作,出自《乐府诗集·横吹曲辞》,讲述了一位少年从军多年后返乡时所见的凄凉景象。这首诗通过朴实的语言和真实的情感,反映了战争对人民生活的深刻影响,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二、原文与翻译
原文: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野菜,井上生青苔。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翻译:
十五岁就去参军打仗,八十多岁才得以回家。
路上遇到同乡人,问:“家里还有谁?”
那人说:“远远望去就是你的家,坟墓重重叠叠。”
兔子从狗洞进去,野鸡从房梁飞出。
庭院里长满野菜,井边长满青苔。
他把谷子舂了做饭,摘下葵菜煮汤。
饭菜一会儿就做好了,却不知道该给谁吃。
走出门向东望去,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
三、内容分析
1.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一位老兵回乡后的所见所感,揭示了战争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不仅个人命运悲惨,整个家庭也因战乱而破败不堪,表现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对战争的控诉。
2. 艺术特色
- 语言朴素自然:全诗用词简单,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极具感染力。
- 对比手法:如“十五从军”与“八十始归”,形成强烈反差,突出时间之久与命运之苦。
- 细节描写:如“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生动描绘出荒芜破败的景象,增强画面感。
- 情感真挚:结尾“泪落沾我衣”直抒胸臆,表达出老兵内心的悲痛与无奈。
四、重点字词解析
- 征:征召、征兵。
- 始得归:才得以回家。
- 冢累累:坟墓一个接一个。
- 狗窦:狗洞。
- 梁上飞:野鸡在屋梁上飞。
- 羹饭:汤和饭。
- 饴:给……吃。
五、写作背景
《十五从军征》属于汉代乐府诗,这类诗歌多为民间创作,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由于汉代战争频繁,许多百姓被迫服兵役,导致家庭破裂、田园荒芜。这首诗正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
六、中考常考知识点
1. 文学常识:乐府诗、汉代、现实主义风格。
2. 内容理解:诗人通过哪些描写表现老兵的悲惨遭遇?
3. 情感体会:你如何理解“泪落沾我衣”这句话?
4. 艺术手法:举例说明诗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如对比、细节描写等)。
5. 主旨归纳: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七、拓展延伸
除了《十五从军征》,乐府诗中还有很多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如《孔雀东南飞》《木兰诗》等。这些作品都以真实的生活为基础,展现了古代人民的苦难与坚韧,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八、总结
《十五从军征》虽短小精悍,却情感深沉,语言质朴,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佳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我们不仅能了解汉代的社会状况,更能体会到作者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九、复习建议
- 熟记原文及翻译,掌握关键句意。
- 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 结合中考题型进行练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 多读多背,积累古文语感。
---
如需进一步讲解或练习题,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