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13沥青砼技术交底】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某城市主干道道路改造工程,其中路面结构层中采用SMA-13型沥青混凝土作为上面层。SMA-13是一种密级配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抗车辙性能和耐久性,适用于交通量较大、重载频繁的道路路段。
二、施工准备
1. 材料准备:
- 沥青:采用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相关要求。
- 矿料:包括粗集料、细集料及填料,应满足设计级配要求,并经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 纤维稳定剂:选用木质素纤维或矿物纤维,确保其掺量符合设计标准。
2. 机械设备:
- 摊铺机:配备自动找平装置,确保摊铺厚度和平整度。
- 压路机:包括双钢轮压路机、轮胎压路机及小型振动压路机,用于初压、复压和终压。
- 运输车辆:保证运输过程中沥青混合料不离析、不降温过快。
3. 施工环境:
- 施工期间应避开雨天、大风天气,气温不宜低于5℃。
- 下承层必须清洁、干燥、无松散物,并已通过验收。
三、施工工艺流程
1. 基层处理:
- 对原有基层进行清扫,去除浮尘、杂物,确保表面干净、平整。
- 如有坑槽或松散部位,应进行修补并压实。
2. 沥青混合料拌制:
- 按照配合比进行拌制,控制拌和温度在160~170℃之间。
- 拌制完成后,及时运至施工现场,避免长时间堆放。
3. 沥青混合料运输:
- 运输过程中应覆盖保温篷布,防止热量损失。
- 保持运输车速均匀,避免急刹车或急转弯。
4. 摊铺作业:
- 采用两台或多台摊铺机梯队作业,确保接缝平整。
- 摊铺时应控制好松铺系数,一般为1.15~1.30。
- 配合人工对边角部位进行修整,确保边缘整齐。
5. 压实作业:
- 初压:采用双钢轮压路机静压1~2遍,速度控制在2~3km/h。
- 复压:使用轮胎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进行揉压,确保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 终压:采用双钢轮压路机进行消除轮迹,提升表面平整度。
6. 接缝处理:
- 纵向接缝应采用热接法,确保新旧料结合紧密。
- 横向接缝应垂直切割,清理干净后涂刷粘层油,再进行压实。
四、质量控制要点
1. 材料质量控制:
- 所有进场材料必须经过抽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 沥青混合料的出场温度、拌和时间、配合比等参数需严格监控。
2. 施工过程控制:
- 摊铺厚度、压实度、平整度等指标应符合规范要求。
- 施工过程中应安排专人进行现场监督与指导。
3. 成品保护:
- 压实完成后,应设置警示标志,禁止车辆通行。
- 若遇特殊情况需开放交通,应采取临时防护措施。
五、安全文明施工
1. 安全措施:
- 所有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反光背心等劳保用品。
- 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确保作业区域安全有序。
2. 文明施工:
- 施工过程中做到“工完料清”,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夜间施工扰民。
六、总结
SMA-13沥青混凝土施工是一项系统性强、技术要求高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执行,确保工程质量与使用寿命。各参与单位应密切配合,加强管理,共同完成高质量的路面施工任务。
注:本技术交底内容可根据具体工程情况作适当调整,施工前应组织全员学习并签字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