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邓稼先》知识点】《邓稼先》是人教版(现为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第一篇课文,作者是杨振宁。这篇文章是一篇人物传记,通过叙述“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的生平事迹,表达了对这位伟大科学家的崇敬与怀念之情。
一、作者简介
杨振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22年出生于中国安徽合肥,1957年因与李政道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不仅是科学界的巨匠,也是一位具有深厚人文情怀的作家。他的作品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常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人物和历史。
二、文章背景
本文写于1993年,正值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国家重视科技发展,强调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文章通过对邓稼先一生的回顾,展现了他在艰苦条件下坚持科研、无私奉献的精神,弘扬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三、主要内容与结构分析
文章分为六个部分,每部分都从不同角度刻画了邓稼先的形象:
1. 引言:点明主题,表达对邓稼先的敬仰之情。
2. 童年与求学经历:讲述邓稼先早年的成长环境,突出其勤奋好学的性格。
3. 留学与归国:描述他赴美留学,后毅然回国参与核武器研究的决定。
4. 科研生涯:详细叙述他在艰苦条件下进行核试验、研制原子弹和氢弹的过程。
5. 个人品质: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他忠诚、坚韧、无私的高尚品格。
6. 结尾:总结全文,升华主题,表达对邓稼先的深切怀念。
四、重点词语解析
| 词语 | 解释 |
|------|------|
| 热血沸腾 | 形容情绪激昂,充满热情。 |
| 奉献 | 把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贡献给他人或事业。 |
| 艰苦卓绝 | 非常艰难困苦,但能坚持到底。 |
| 深藏若虚 | 表面看起来普通,实则非常有才华或能力。 |
| 大义凛然 | 表现出正直、坚定、毫不畏惧的态度。 |
五、中心思想
文章通过真实而感人的描写,展现了邓稼先作为一位科学家、一位爱国者的光辉形象。他一生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为国家的国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文章旨在弘扬邓稼先的精神,激励青少年学习他热爱祖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优秀品质。
六、写作特色
1. 语言朴实,感情真挚:文章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字字句句饱含深情。
2. 细节描写生动: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人物性格,使读者感受到邓稼先的真实形象。
3. 对比手法运用:将邓稼先与一些外国科学家作对比,突出他的独特精神风貌。
4. 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按时间顺序展开叙述,条理清楚,易于理解。
七、拓展延伸
1. 了解“两弹一星”:指的是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是中国在20世纪中叶科技发展的重大成就。
2. 学习其他英雄人物:如钱学森、王淦昌等,他们都是为中国科技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
3. 阅读相关书籍:如《邓稼先传》《两弹一星功勋人物故事集》等,深入了解这些科学家的事迹。
八、思考与练习
1. 你认为什么是真正的爱国精神?邓稼先是如何体现这种精神的?
2. 文章中哪些细节最让你感动?为什么?
3. 结合现实,谈谈我们该如何传承和发扬邓稼先的精神?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不仅了解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更深刻体会到民族精神和家国情怀的重要性。希望同学们能够以邓稼先为榜样,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