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归南山古诗词】冬日将尽,寒风渐起,山林间一片寂静。古人常在岁末时节思乡怀旧,或寄情山水,或抒发胸中块垒。而“岁暮归南山”这一主题,正是古代文人借自然之景,寄托人生感慨与归隐情怀的典型意象。
“岁暮归南山”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全诗如下:
>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这首诗写于作者晚年,仕途失意,心灰意冷,遂归隐南山。诗中既有对自身命运的感叹,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唐诗中少见的自述性作品。
“岁暮归南山”不仅是一个地理意义上的归家,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回归。南山,在古代文人心目中,象征着宁静、淡泊与自由。归隐南山,意味着远离尘世纷扰,回归本真,追求内心的安宁。这种思想在历代文人中广泛流传,成为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
在古代,许多诗人如陶渊明、王维等,都曾在诗中表达对南山的向往。他们或因仕途坎坷,或因志趣高远,选择归隐山林,过着简朴的生活。他们的诗作中,常常描绘山林之美,以及归隐后的闲适心境。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也反映了文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岁暮归南山”这一主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提醒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也要适时停下脚步,回归内心,寻找心灵的栖息地。无论是现实中的归家,还是精神上的归隐,都是人生的重要部分。
如今,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人早已远离了山林,但“岁暮归南山”的意境依然值得我们去回味。它不仅是古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更是现代人面对压力时的一种精神寄托。
在这个岁末时节,不妨读一读“岁暮归南山”这样的古诗词,感受那份宁静与悠远,让心灵在诗意中得到片刻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