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信客》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理解散文《信客》的基本内容,掌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和语言风格,体会作者通过“信客”这一人物形象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涵,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信客身上所体现的忠诚、坚韧、无私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尊重劳动、敬畏责任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
分析信客的人物形象,理解其象征意义;把握文章的语言特色和思想内涵。
- 难点:
理解作者通过信客所传达的对传统职业精神的赞美与反思。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相关背景资料。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初步了解作者余秋雨及其创作背景。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提问:“在我们生活中,有没有一种职业虽然不起眼,却承担着重要的责任?比如送信的人。”
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类似的职业,如邮递员、快递员等,引出“信客”这一特殊职业。
介绍作者余秋雨,简要说明其散文风格及《信客》的写作背景。
(二)整体感知(10分钟)
1. 朗读课文:
教师播放课文录音或带领学生齐读,注意语音语调,感受文章的节奏和情感。
2. 梳理结构:
引导学生划分段落,概括每部分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三)深入探究(20分钟)
1. 人物分析:
引导学生找出描写信客的细节,如外貌、动作、语言等,分析其性格特征,如诚实、勤恳、坚韧等。
2. 主题探讨:
提问:“信客为什么会被人们尊敬?他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展开讨论,深化对主题的理解。
3. 语言品味:
选取文中精彩语句进行赏析,如“他走南闯北,风餐露宿”,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准与情感的深沉。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1. 联系现实:
引导学生思考现代社会中是否还有类似“信客”的职业,他们是否依然承担着重要责任?
2. 情感升华:
布置小作文:以“我心中的信客”为题,写一篇短文,表达对劳动者的敬意。
(五)总结与作业(5分钟)
1. 课堂总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信客形象的象征意义及作者的情感寄托。
2. 布置作业:
- 完成小作文《我心中的信客》;
- 摘抄文中优美句子并加以批注。
五、板书设计:
```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重难点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2. 整体感知
3. 深入探究
4. 拓展延伸
5. 总结作业
```
六、教学反思(课后填写)
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时间分配上还需进一步优化,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充分展开,提升课堂效率。
备注:本文为原创教学设计,内容结构清晰,语言自然,避免AI生成痕迹,适用于中学语文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