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课件--急诊急救知识讲堂】在日常生活中,意外伤害和突发疾病时有发生,掌握基本的急诊急救知识,不仅能挽救生命,还能为专业医疗救助争取宝贵时间。本课件旨在帮助大家了解常见的急救技能,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一、急诊急救的基本原则
1. 确保自身安全
在实施急救前,首先要判断现场是否安全。如遇交通事故、火灾、电击等危险环境,应先撤离至安全区域再进行施救。
2. 评估患者状况
快速判断患者意识、呼吸和循环状态。可通过“一看二听三感觉”方法判断是否有呼吸:观察胸部起伏,倾听呼吸声,感受口鼻气流。
3. 及时呼救
发现患者无反应且无正常呼吸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说明地点、患者情况及已采取的措施。
4. 按需施救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如心肺复苏(CPR)、止血、包扎、固定骨折等。
二、常见急救技能
1. 心肺复苏(CPR)
- 适用情况:患者无意识、无呼吸或仅有濒死喘息。
- 操作步骤:
- 确保患者平躺于硬质地面。
- 按压位置:胸骨中下段(两乳头连线中点)。
- 按压深度:5-6厘米,频率100-120次/分钟。
- 每30次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若具备条件)。
> 注意:如果只进行胸外按压,也可有效维持血液循环。
2. 止血与包扎
- 动脉出血:血色鲜红、喷射状,应立即压迫伤口近心端血管。
- 静脉出血:血色暗红、持续流出,可用加压包扎处理。
- 包扎方法:使用干净布料或绷带覆盖伤口,适度加压,避免过紧影响血液循环。
3. 骨折固定
- 处理原则:不要强行复位,保持伤肢原位,用夹板或硬物固定。
- 注意事项:避免移动患者,防止加重损伤。
4. 烧伤处理
- 轻度烧伤(Ⅰ度):冷水冲洗15-30分钟,避免冰敷。
- 中重度烧伤(Ⅱ度以上):不要自行挑破水泡,尽快送医。
三、特殊场景下的急救要点
1. 中风识别(FAST法则)
- F(Face):面部是否一侧下垂?
- A(Arms):双臂是否无力或无法抬起?
- S(Speech):说话是否含糊不清?
- T(Time):一旦发现上述症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2. 昏迷患者的处理
- 保持呼吸道通畅,侧卧以防误吸。
- 不要随意喂食或服药。
- 尽快联系专业人员。
3. 儿童急救
- 对婴幼儿进行CPR时,按压深度为胸部前后径的1/3。
- 遇到异物卡喉时,可采用拍背法与腹部冲击法交替进行。
四、急救设备与常用物品
- 急救箱:应包含创可贴、纱布、绷带、消毒液、止血带、体温计、手套等。
- AED(自动体外除颤器):适用于心脏骤停患者,操作简单,可在公共场所找到。
五、急救培训的重要性
定期参加急救培训,不仅能够提高个人应急能力,也能在关键时刻帮助他人。许多国家和地区已将急救知识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倡导全民掌握基础急救技能。
六、结语
急诊急救是一项关乎生命的技能,它不需要成为医生,但每个人都应具备基本的应对能力。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在紧急时刻发挥关键作用,守护生命,传递希望。
备注:本课件内容仅供参考,实际急救应根据专业指导进行,必要时请寻求医护人员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