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乐不可支的故事(成语乐不可支的典故)

2025-07-25 03:14:59

问题描述:

乐不可支的故事(成语乐不可支的典故),急!求解答,求别让我失望!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5 03:14:59

乐不可支的故事(成语乐不可支的典故)】“乐不可支”是一个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听到的成语,形容人快乐到了极点,无法控制自己。这个成语不仅富有画面感,还蕴含着一段有趣的历史故事。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寻“乐不可支”的出处与背后的故事。

“乐不可支”最早出自《后汉书·马皇后纪》:“皇后曰:‘吾今见此子,心甚喜之,然其性情未可量也。’帝曰:‘夫人不欲其子贵乎?’皇后曰:‘臣妾岂敢有此心!但愿其能自立耳。’帝曰:‘若如是,吾当以天下奉之。’皇后曰:‘臣妾不敢受,惟愿其乐不可支。’”

这段话讲的是东汉时期,皇帝对马皇后说:“如果他将来能够成才,我愿意把天下都给他。”马皇后却回答:“臣妾不敢接受,只希望他能过得快乐,乐不可支。”

从这里可以看出,“乐不可支”原本并不是用来形容极度喜悦的成语,而是表达一种希望亲人幸福、安乐的愿望。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逐渐被赋予了更广泛的含义,用来形容人在某种情况下感到非常高兴,甚至到了难以抑制的地步。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也有不少使用“乐不可支”的例子。例如,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得知刘备投奔袁绍时,曾感叹道:“今日得见刘玄德,真乃天赐良机,乐不可支!”这说明“乐不可支”在当时已经广泛用于描述人因喜悦而无法自持的状态。

那么,为什么“乐不可支”会从一种祝愿变成一种形容情绪的成语呢?这可能与语言的发展和文化的演变有关。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情感的表达更加丰富多样,成语也在不断演化,适应新的语境和用法。

总的来说,“乐不可支”不仅是一个生动形象的成语,更是一个承载历史与文化内涵的词语。它提醒我们,在追求成功与成就的同时,也要珍惜生活中的点滴快乐,因为真正的幸福,往往来自于内心的满足与喜悦。

通过了解“乐不可支”的来源与演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汉语成语的魅力,也能在日常交流中更加准确地运用这些经典词汇。下次当你听到别人说“我乐不可支”时,也许可以多一份理解和共鸣。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