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大馒头含反思幼儿园音乐教案】一、活动名称:
《大馒头》
二、活动目标:
1. 通过歌曲《大馒头》的学习,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激发对音乐的兴趣。
2. 让幼儿了解“馒头”这一常见食物的制作过程,增强对日常生活的认知。
3. 鼓励幼儿大胆表现,体验歌唱与动作结合的乐趣,提高音乐表现力。
4.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集体参与感。
三、活动准备:
1. 教师提前熟悉歌曲《大馒头》的旋律与歌词。
2. 准备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馒头的制作过程。
3. 音乐播放设备、手鼓或打击乐器若干。
4. 简单的头饰或道具(如“面粉”、“馒头”等)。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一张“馒头”的图片,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吃过馒头吗?馒头是怎么做出来的?”引导幼儿自由发言,激发兴趣。接着播放《大馒头》的音乐,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 学习歌曲(10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唱《大馒头》,分句教唱,注意音准和节奏。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入简单的动作,如“揉面”、“捏馒头”等,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增强记忆。
3. 创编动作(8分钟)
鼓励幼儿根据歌词内容,自己创编动作,如“揉一揉,捏一捏”,并邀请个别幼儿上台表演,其他幼儿跟做。教师适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4. 合作表演(7分钟)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不同的动作进行合作表演,教师协助整理队形,配合音乐进行表演。完成后,组织幼儿互相评价,分享感受。
5. 拓展延伸(5分钟)
播放馒头制作的视频,让幼儿进一步了解馒头的来源和制作过程,引导幼儿珍惜粮食,养成不浪费的好习惯。
五、活动反思:
本次音乐活动以《大馒头》为主题,贴近幼儿生活,内容生动有趣,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大部分幼儿积极参与,能够跟随音乐节奏进行演唱和动作模仿,表现出良好的音乐感知能力。同时,通过动作创编和小组合作,提高了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部分幼儿在演唱时声音较小,需要进一步鼓励他们大胆表现;个别幼儿对歌词的理解不够深入,今后可以在教学中增加更多的互动环节,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歌曲内容。
六、活动延伸建议:
1. 在美工区投放面粉、黏土等材料,让幼儿尝试制作“馒头”模型。
2. 在语言区讲述与“馒头”有关的小故事,丰富幼儿的语言表达。
3. 结合科学活动,开展“食物的制作”主题探索,拓展幼儿的知识面。
七、附:歌曲《大馒头》歌词(简版)
(可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进行改编)
大馒头,白又圆,
揉一揉,捏一捏,
香喷喷,真好吃,
大家一起来品尝!
备注: 本教案为原创内容,符合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要求,注重趣味性与教育性的结合,适合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