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苏教版范文】一、教学认识乘法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乘法的意义,能正确读写乘法算式,掌握“几个几相加”可以用乘法表示。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和实际情境,引导学生体验从加法到乘法的转化过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的读写方法。
- 难点:理解“几个几相加”与乘法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
- 教具:小棒、图片、课件
-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一组图片,如:每组有3个苹果,共有4组。提问:“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引导学生用加法计算:3+3+3+3=12。接着问:“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引出乘法的概念。
2. 新知探究(15分钟)
(1)动手操作
学生用小棒摆出“几个几”的图形,如:摆3个2,即2+2+2=6,可以写成3×2=6。
(2)观察比较
对比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引导学生发现:当相同加数相加时,可以用乘法表示,这样更简洁。
(3)归纳总结
教师讲解乘法的意义:把相同的加数连加,可以用乘法来表示。
例如:5个2相加,可以写成5×2=10。
3. 巩固练习(15分钟)
(1)看图列式
出示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写出加法算式和对应的乘法算式。
(2)填空练习
如:4个6相加是( )×( )=( )。
(3)判断对错
给出一些算式,让学生判断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4. 拓展提升(5分钟)
出示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如:一盒彩笔有6支,买3盒有多少支?引导学生用乘法解决,并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类似的例子。
5. 小结与作业(5分钟)
-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乘法,知道了“几个几相加”可以用乘法来表示,乘法比加法更简便。
- 作业:完成课本第12页的练习题,尝试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六、板书设计:
```
认识乘法
3 + 3 + 3 + 3 = 12
↓
4 × 3 = 12
意义:几个相同的加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表示。
```
七、教学反思(课后填写):
本节课通过直观操作和生活情境引入乘法,帮助学生建立乘法的初步概念。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乘法算式,但在个别学生的表达中仍需加强语言组织能力。今后可多设计互动环节,提高课堂参与度。
注:本教案为原创内容,适用于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