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交行原文、赏析】《贫交行》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反映社会现实与人生境遇的诗作。全诗通过描写贫贱之交的真情与世态炎凉,表达了作者对人情冷暖的深刻感悟,同时也流露出对理想人格和真挚友情的向往。
原文:
贫交行
君不见,古来材大难为用,
君不见,朝中贵人多不忠。
世人结交须黄金,
黄金可得身可卖。
一朝不得意,
亲戚翻成仇。
寒门弟子少知音,
孤灯独影夜长吟。
昔日同袍今陌路,
旧日恩情如烟云。
我欲呼天问苍茫,
何故人间多薄情?
愿将心事付瑶琴,
谁知此曲无人听。
赏析:
《贫交行》以直白的语言揭示了当时社会中人际关系的虚伪与冷漠。诗中“世人结交须黄金”一句,道出了金钱在人际关系中的主导地位,讽刺了那些趋炎附势、唯利是图的人。而“黄金可得身可卖”则进一步说明,当利益成为交往的核心时,人的尊严与情感也往往被抛弃。
诗中还描绘了贫贱之人所面临的孤独与无助。“寒门弟子少知音”,反映出出身卑微者在社会中难以获得真正的理解与支持;“孤灯独影夜长吟”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无奈。这些描写不仅体现了杜甫对底层人民的深切同情,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
诗的结尾部分,“我欲呼天问苍茫,何故人间多薄情?”表现出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愤懑与迷茫;而“愿将心事付瑶琴,谁知此曲无人听”则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失落感。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对现实的批判,更是一种对人性深处的反思。
总结:
《贫交行》虽篇幅不长,却情感深沉,语言质朴,思想深刻。它不仅是杜甫对社会现实的写照,也是他对人生际遇的感慨。这首诗以其真实的情感和犀利的笔触,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至今仍能引发读者的共鸣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