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我长大了》社会教案】一、活动名称:
《我长大了》
二、活动对象:
幼儿园大班幼儿(5-6岁)
三、活动时间:
约30分钟
四、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感知自己成长的变化,增强自我意识。
2. 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初步形成对“长大”的积极理解。
五、活动准备:
1. 幼儿小时候的照片若干张(提前收集)。
2. 一些日常用品或衣物(如小衣服、小鞋子等)。
3. 大型画纸、彩笔、贴纸等绘画材料。
4. 背景音乐(轻柔的儿童音乐)。
六、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几张幼儿小时候的照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看这张照片上是谁?他现在还穿这么小的衣服吗?”通过提问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回忆。
2. 观察与讨论(8分钟)
教师展示不同年龄段的图片(如婴儿、幼儿、小学生),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你觉得自己现在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变化,如身高、穿衣、说话、做事等方面。
3. 实践体验(10分钟)
提供一些小时候的物品,如小衣服、小鞋子等,让幼儿试穿或尝试使用,感受“长大”带来的变化。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说一说:“我现在能做哪些事情了?”
4. 表达与分享(5分钟)
请幼儿在画纸上画出“我长大了”的样子,或者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长大了”后想做的事情。完成后,请几位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或想法。
5. 总结延伸(2分钟)
教师总结:“每个人都在慢慢长大,我们学会了更多的本领,也变得更懂事了。希望你们继续努力,做一个自信、有责任感的小朋友!”
七、活动延伸:
1. 家园共育:请家长协助孩子记录“我的成长故事”,如身高、体重、学会的新技能等,带回班级进行展示。
2. 区角活动:在“成长角”中投放相关绘本、照片、实物等,供幼儿自由探索和交流。
八、活动反思:
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多种形式,帮助幼儿直观感受到自身的成长变化,增强了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表达欲望。活动中要注意引导幼儿正确看待成长,避免比较或产生焦虑情绪,保持积极正面的态度。
九、附:参考资源
- 绘本《我长大了》
- 幼儿成长记录表
- 相关视频素材(可选)
备注:
本教案为原创内容,结合幼儿发展特点设计,注重情感体验与实际操作,旨在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与自我认同感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