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维护校园安全,营造和谐、健康、文明的育人环境,进一步落实《关于加强中小学欺凌综合治理的意见》相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全面加强中小学生欺凌事件的预防与治理工作。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教育为先的原则,强化学校主体责任,完善制度建设,健全工作机制,提升师生法治意识和心理素质,构建家校社协同联动的防治体系,有效遏制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
二、工作目标
1. 建立健全校园欺凌防控长效机制,实现欺凌事件早发现、早干预、早处理。
2. 提高全体师生对校园欺凌的认知水平和应对能力。
3. 营造尊重、关爱、包容的校园文化氛围,减少因歧视、排挤、侮辱等行为引发的矛盾冲突。
4. 加强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心理变化。
三、组织机构
成立“xxx小学校园欺凌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德育的副校长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各年级组长、班主任、心理教师、安保人员等,负责统筹协调全校欺凌防治工作,定期召开会议,分析研判情况,制定整改措施。
四、主要措施
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范意识
通过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宣传栏、校园广播等形式,开展防欺凌专题教育,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同时,利用家长会、家访等方式,向家长普及相关知识,引导家长正确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完善制度建设,规范管理流程
制定并落实《校园欺凌事件处置办法》,明确欺凌行为的界定标准、举报渠道、调查程序和处理方式,确保每一起事件都能得到及时、公正、妥善的处理。
3. 强化日常管理,注重源头预防
各班级设立“心灵观察员”,由学生代表担任,协助老师关注同学之间的关系动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多关注性格孤僻、情绪波动大的学生,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
4. 加强心理辅导,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教师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和团体辅导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人际交往模式,增强抗压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对已发生欺凌事件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跟踪服务。
5. 建立家校联动机制,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通过微信群、家长信箱等平台,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表现,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安全管理。对存在家庭问题或家庭教育缺失的学生,主动联系家长,共同制定帮扶计划。
五、工作要求
1. 全体教职工要高度重视校园欺凌防治工作,切实履行职责,做到责任到人、落实到位。
2. 对于欺凌事件要做到“零容忍”,坚决杜绝包庇、隐瞒、拖延等现象。
3. 定期开展自查自纠,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断提升校园安全管理水平。
六、附则
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xxx小学校园欺凌综合治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和修订。
通过本方案的实施,xxx小学将不断推进校园欺凌综合治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为全体学生创造一个安全、温馨、阳光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