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搭石教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5-06-22 19:18:05

问题描述:

搭石教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有没有人在啊?求别让帖子沉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6-22 19:18:05

一、教材分析

《搭石》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作者刘章以质朴的语言描绘了家乡平凡而又温馨的生活场景。文章通过描写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情景,展现了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本课旨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并学习作者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乡亲们无私奉献、互相帮助的精神品质。

3. 学习作者抓住典型事例来表达情感的写作手法。

4. 培养学生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良好品德。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乡亲们美好的精神品质。

难点: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尝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资料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展示几张关于乡村生活的图片,请同学们说说这些图片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觉?

2. 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乡村生活的文章——《搭石》。”

(二)初读感知

1. 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生字新词,借助工具书解决疑问。

2. 检查预习情况: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纠正发音错误。

3. 思考问题: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你觉得文中的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

(三)精读感悟

1. 学习第一自然段

- 了解什么是搭石?

- 分析这一段落的作用(为下文做铺垫)。

2. 学习第二至第五自然段

- 找出描写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具体细节。

- 探讨这些行为背后所体现出来的品质。

- 结合实际生活谈谈自己类似的经历或感受。

3. 学习第六自然段

- 这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如何理解“搭石不仅连接着两岸的土地,更连起了人们的心”这句话?

(四)拓展延伸

1. 组织讨论:如果你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你会怎么做?

2. 动手实践:回家后观察周围环境,看看有没有类似搭石这样不起眼但意义重大的事物存在。

(五)总结全文

回顾整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文章所传递的核心价值观念,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践行这种友善互助的精神。

六、作业布置

1. 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下来。

2. 写一篇短文,讲述一件发生在你身边的温暖故事。

七、板书设计

搭石

|

摆搭石——走搭石——心灵桥梁

|

无私奉献、互帮互助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激发他们的兴趣,同时结合实际生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注意时间分配是否合理以及个别学生的参与度等问题。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