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总喜欢站在村口的大槐树下,看着远方的路。那条路蜿蜒曲折,通向未知的地方。而每次看到有人背着行囊归来,我都会忍不住好奇地问:“他们去哪了?为什么回来?”母亲摸着我的头说:“他们去追寻梦想了。”
那时候,我对“梦想”这个词还很模糊。但有一件事却深深印在了我的记忆里——每当夜幕降临,父亲总会坐在煤油灯旁,翻阅一本厚厚的笔记本。他不是在写字,就是在画一些复杂的图样。我好奇地凑过去问:“爸爸,你在干嘛?”父亲抬起头,笑着说:“我在学习呢,学一些新的东西,以后能帮到更多的人。”
当时的我并不理解这句话的分量,只觉得父亲特别厉害。后来才知道,他是村里唯一一个会修理机器的人。无论是拖拉机还是水泵,只要出了问题,大家都会来找他帮忙。他的工具箱总是随身带着,无论刮风下雨,只要有人需要,他就会立刻赶去。
渐渐地,我也开始对那些工具产生了兴趣。父亲教我如何拧螺丝、换零件,甚至让我试着组装一些小玩意儿。他说:“将来,你也得学会这些本事,因为总有一天,你会成为别人需要依靠的人。”
时间飞逝,我考上了城里的大学,离开了那个小村庄。大学的生活丰富多彩,但我始终没有忘记父亲的话。每当我遇到困难或者迷茫的时候,脑海里总会浮现出父亲修机器时专注的模样。他教会我的不仅是技术,更是一种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毕业后,我选择回到家乡工作。一开始,很多人不理解我的决定,认为大城市的机会更好。但我想起了小时候的梦想,也想起了父亲说过的话。于是,我毅然回到了这片土地。
如今,我已经成为了一名工程师,在一家农业机械公司任职。每天,我都在研究如何改良现有的设备,让它们更适合农民使用。有时候,我会想起小时候,站在村口眺望远方的样子。而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原来这条路就是我要走的。
或许,这就是命运吧。长大后,我真的成了你——那个为别人解决问题、带来希望的人。父亲曾经的背影,如今变成了我的榜样;他的梦想,也延续到了我的身上。
偶尔闲暇时,我会回到老屋,看看那棵大槐树,还有父亲留下的旧笔记本。翻开它,仿佛还能闻到当年煤油灯散发出的气息。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记录的不仅仅是一段岁月,更是我们家族传承下去的精神。
长大后,我终于明白,所谓成长,就是接过父母肩上的担子,继续前行。而这份责任,不仅属于我,也属于每一个愿意守护他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