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如下:
扬州郭猫儿,善口技。于市中卖艺,人多聚观。一日,有好事者请其演一出“猫鼠同眠”,郭猫儿欣然应允。乃取一小桌置于场中,围坐者皆屏息静听。但闻桌下窸窣作响,如猫行鼠窜之声;俄而猫声渐高,鼠声渐微,似猫捕鼠。忽又闻猫呜数声,继之以鼠哀号,众人皆以为真猫鼠相斗也。及至终了,郭猫儿起立谢幕,观众无不拍手称奇。
问题解析:
问:郭猫儿为何被称为“善口技”?
答:郭猫儿因其卓越的口技表演而闻名。“善口技”表明他擅长模仿各种声音,尤其是通过声音的表现力让听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场景的变化。在文中,“猫鼠同眠”的表演中,他仅凭声音便成功营造出猫捉老鼠的真实情境,使观众仿佛亲眼目睹了这一过程。
问:故事中的“猫鼠同眠”具体指什么?
答:这里的“猫鼠同眠”并非字面意义上的猫与鼠一同睡觉,而是指一种传统的民间表演形式或戏曲情节。郭猫儿利用自己的口技技巧,通过模拟猫和鼠之间的互动(如追逐、争斗等),来展现这个经典主题。这种表演不仅考验艺人的技术能力,还要求他们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问:为什么观众会感到惊讶?
答:观众之所以感到惊讶,在于郭猫儿所展示的口技水平极高,以至于他们误以为真的发生了猫捕鼠的事情。从“众人皆以为真猫鼠相斗也”这句话可以看出,他的表演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能够让人完全沉浸在虚构的情境之中。
总结:
《扬州郭猫儿》通过讲述一位民间艺人凭借自身才华赢得众人赞赏的故事,体现了古代中国对于艺术追求的重视。郭猫儿的成功告诉我们,无论是在哪个时代,只要拥有扎实的基本功和不断探索创新的精神,就能在各自的领域取得成就。同时,这也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观察与理解,以及他们将这些感悟融入到文艺创作中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