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行》是东汉末年文学家曹丕创作的一首乐府诗,也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这首诗以边塞征战为主题,通过对边疆将士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原文如下:
秋风萧瑟天气凉,
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
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
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夜光,
促织鸣东厢。
秋兰兮青青,
绿叶兮紫茎;
满堂兮美人,
忽独与余兮目成。
入我相思门,
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
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
何如当初莫相识。
翻译:
秋风萧瑟,天气渐凉,
草木凋零,白露凝霜。
一群群燕子纷纷飞回南方,
大雁也向南翱翔,
而你却远在他乡,
让我思念断肠。
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
你为何要滞留在外,
我孤独地守着这空荡荡的房间,
忧愁涌上心头,对你的思念从未停歇,
不知不觉间泪水已打湿了衣裳。
弹琴奏出清脆的乐音,
低声吟唱着简短的歌曲,
但歌声未能长久延续。
明月洒下皎洁的光芒,
东厢房里传来蟋蟀的鸣叫声。
秋日的兰花青翠欲滴,
绿叶紫茎相映成趣;
满堂的佳人中,
唯有你曾与我对视,心意相通。
踏入相思之门,
深知相思的痛苦,
长久的思念和回忆,
短暂的相思却无尽无休。
早知道这份情感会如此牵绊人心,
不如当初未曾相识。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的景象和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感。开篇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接着,诗人以燕子和大雁的迁徙反衬自己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这种对比更突出了孤独与无助。诗中的“贱妾茕茕守空房”一句,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女子在丈夫远行后孤寂无助的形象,展现了女性在传统社会中的无奈与悲哀。最后,诗人以“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结尾,既是对爱情的感慨,也是对人生际遇的无奈叹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