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目标:
1. 通过讲述《丑小鸭》的故事,让幼儿了解故事中丑小鸭的成长经历。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3. 引导幼儿理解故事背后的寓意,学会接纳自己和他人。
二、活动准备:
1. 《丑小鸭》的故事书一本。
2. 丑小鸭、白天鹅等角色的图片若干。
3. 背景音乐《天鹅湖》。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部分:
教师播放背景音乐《天鹅湖》,并提问:“小朋友,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那是什么动物发出来的呢?”引导幼儿回答出是天鹅的声音。然后出示丑小鸭的图片,告诉幼儿今天我们要讲一个关于丑小鸭的故事。
2. 讲述故事:
教师生动地讲述《丑小鸭》的故事,注意语调的变化,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讲述过程中,适时地停顿,让幼儿猜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3. 复述故事:
故事结束后,教师引导幼儿回忆故事的主要情节,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可以先让个别幼儿尝试复述,再集体复述一遍。
4. 深度解读:
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故事中的丑小鸭为什么一开始不被接受,后来又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引导幼儿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要学会欣赏自己和他人的独特之处。
5. 活动延伸:
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分别扮演丑小鸭、小动物们以及最后的白天鹅,通过表演进一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四、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内容,强调故事所传达的道理,并鼓励幼儿在生活中也要像丑小鸭一样勇敢面对困难,最终实现自我价值。
以上就是本次《幼儿语言故事<丑小鸭>教案》的具体内容,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感悟这个经典童话的魅力。